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复婚交响曲》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复婚交响曲 () >> Part 350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94464/

Part 350(2/2)

了东莞,“屁股蛋子都麻了”。

为了能在东莞谋份工作,任江已做足准备:

把身份证的年龄改大了两岁。

没有工厂敢要17岁的未成年人,“正是当年把年龄改成19岁,才有了后来在东莞的快乐时光”。

其实,在当时,每年都有1000万以上外省人来粤打工。

后来,这个数字甚至将要达到1500万。

加上广东本省流向珠三角和城镇地区的人数,广东流动人口在2600万以上。

王河和任江的经历,是2600万外来人口上世纪90年代,在珠三角打工大军中的一个缩影。

离开老家时,王河去山庙的神龛前拜了拜。

“不出去不行啊,不出去留在这也是没钱。”

“现在人人都是去广东,您老我赚得到钱不啦。”

“没事,就当碰碰运气,见见世面,干几年就回了”……他

对着神龛一通絮叨。

90年代初,还是县级市的顺德,是中国民营经济重镇。

自改革开放起顺德便深受香港“政府、大市场”理念影响。

民营经济风生水起,正如民间俗话:

“不找市长找市场”。

王河的老乡当时正在一家民营家电企业打工。

王河进的电器厂在当时被称为“家电专业街”上。

这条街上的电器行一字排开,宣示着顺德“中国家电之乡”的地位。

王河每工作10个时,有时会加班到夜里9点。

在装配车间,他每面对的是成百上千条滚筒线,但他不能坐下,需要时时提防空调成品错位。

“那时的流水线都很枯燥,很多流程全凭人力。”

白调试电器,夜晚冲凉睡觉,生活枯燥却也简单。

第一个月王河拿了400元工资,他给家里寄去一半。


状态提示: Part 35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