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二十四监》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大明二十四监 () >> 第七章 赈灾事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19817/

第七章 赈灾事宜(2/2)

光是辽响练响就是二千多万两银子,一共二十万军队,平均的年响就是一百两银子。而大明的普通兵士才刚刚12石粮响,总旗的也就是十八石粮响,这样一算辽东兵的粮响相当于七品官禄米84石,俸钞40,这样的标准了。想想看谁用的起二十万七品县令?

野猪皮的确不是好东西,不仅仅杀人如麻毁了汉人的大好河山,而且最严重的是野蛮统治文明,让中国倒退倒退再倒退,唉,谁都明白清末的耻辱,也明白后世那一系列的落后影响。这里也不打算为野猪平反,但有一点,明朝已经对周边的领土失去了绝对的控制,长城以外就是人家的了,指望现在明朝的国力战力收复失地,那根本就是水中月了,这样下去xinjiang、青海、xizang、蒙古乃至东北三省的‘国有化’进程只能靠自己了,否则这穿越还有个屁意义。但自己现在连命都保不住,一年的时间只是历史上的,谁敢保证敌人非要等到一年后才下手呢?所以必须得抓紧一切的时间找一帮真正的自己人保护自己,绝不能让自己‘再次’死的不明不白的。

武将类的功勋贵族也不能指望,在李自成进beijing的时候,英国公可是打开了门迎接的,然后还劝李自成称帝的,虽然最后还是让李自成干掉了;而其他的人更不要说了,总之投降是明末的主旋律。自己把小命放在他们的手里,还不如去练练走钢丝来的实在。

对于大明jing英的文臣们,今天也终于见到了,其实朱由校的心态挺平和,怎么说呢?上辈子就喜欢这东西,无论对诗词歌赋还是对道法兵儒墨,都比较喜好。虽然儒家在治国的方面的确不如法家来的实在,但仅仅依靠法制也是社会的一种悲哀,不见后世的时候因为没有了什么信仰、信用、信任。国人动不动就大叹:人心不古。儒家基本上鉴证了整个中国历史,没有了儒家还怎么谈中国的古文化?没有儒家就五胡乱华那会儿汉文明可能就被消灭了吧?哪里会还有如此好的民族融合?即便是后来的大清不也是让儒家给融合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英帝国跑的快了一点,否则真有可能被儒家的兼容并包能融合了,当然这是笑谈了。

朱由校虽然不懂的历史也不懂得政治,但存在既是道理的这话还是知道的,虽然不能指望这些jing英来帮助自己什么,但对他们也是要保护的,绝不能一杆子打死,不为别的,单单的为了中国的文化的传承,兼容并包这种思想还是需要的,只是儒家的学说要跟上时代的chao流,不能做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何况自己想发展经济,这个人群才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党争这个问题朱由校今天也是领教了,说实话,斗争不是很激烈,很小儿科,连当场叫骂的都没有,更别说动手的了,哪里象后世一些国处的政党之争,当场打起来的都有。朱由校还真不明白这个党争问题,怎么就不好解决了呢?只要让他们每个党都树起自己的大旗来,推出领导人,轮换着争抢首辅或者直接立个首相这个位置,搞个选票之类的东西,当选了就自己组建朝廷,管理全国的民事就是了。这不就是多党竞争执政的局面吗?台上的执政,台下的监督,干不好了再换,只要自己握着个军权随意他们折腾就是。这应该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引导,这种情况就会对整个国家不利。


状态提示: 第七章 赈灾事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