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极道香火在诸天》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极道香火在诸天 () >> 第39章:血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02924/

第39章:血战(2/2)

,雕饰得非常华丽,而龙头更是引颈亢奋,威风凛凛,仿佛正驰聘于江河之上。

见他来到,龙舟队员马上站列的整齐,等他训话,而一旁的鼓乐队也行动起来,大鼓“嗵嗵嗵”地敲了起来,震耳欲聋,好不热闹。

不由得他喜形于色,昨晚的疲劳一扫而光。

典礼正式开始,第一步——祭祖。

祭祖。只见香案前供着一尊面庞祥和仁厚的神灵,这人不是三皇五帝,也不是天上的哪位神仙,而是当今大唐皇室李家的先祖——“西凉国”的开国皇帝李暠。

李暠,三百五十年前“十六国时期”,在这凉州建立了“西凉国”,为大唐皇室李家鉴定了夯实的基础。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位先祖,就没有后世的李洲、李世民,更没有现在的大唐王朝。

祭典完这位祖先,族长就开始放声吟唱当代皇帝“李隆基”的诗歌《端午》。

之所以吟唱这首歌,一是对现世皇帝李隆基的尊敬,二是,这聚宝镇三大家族都是皇室李氏旁系的子孙啊。

李氏旁系?

是的,虽然姓氏不同,但他们确实是李氏的子孙。

原来三大家族“北辰、南宫、慕容”都是“西凉国”李蒿时期指定的陵墓守陵人的后代。世代守陵,世代为李家人。虽然外界不知道,但他们三大家族的心里却都很清楚,秘而不宣。

守陵,是为谁守陵?守的是谁的陵?这连他们也茫然。因为众所周知,西凉开国皇帝李蒿的陵墓不在这里,而在肃州,肃州据此几百里。肃州城西15里处,那才是他的陵墓,是大唐历代皇帝祭祖之地,要守也应该守那里呀。

唯一能解释的是,三大家族分别据守了通往后山的仅有的三条险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后山则有传说中的“龙穴吉壤”。

“龙穴吉壤”的意思就是出龙出凤的风水宝地,但那个宝地在哪无人知晓。

也幸亏无人知晓,不然蜂拥而来枪占宝地的人会踏平了他们三大家族,到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秘而不宣,三大家族一直默守着祖先的祖训,默默地守护在这里,从不对外张扬“龙穴息壤”之事。

隐隐中还是有一丝端倪显露,只是不轻易被人察觉。那就是,大唐一直以来以三大家族是他们李氏旁系为借口,在财力物力资源和政策上对三大家族倾斜。

现在,祭祖中的北辰族长放声吟唱《端午》,这是当今皇帝李隆基的诗作: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他一边吟唱,一边顺着诗意眯起了眼睛,仿佛完全陶醉于其中。

陶醉中,他仿佛看到了大唐盛世,人民安居乐业,端午、仲夏,梅子、佳肴,万众共庆,举杯遥祝祖国大好河山。

诗,真是好诗,大唐人民最崇尚的就是诗和诗人。因为这首诗,皇帝李隆基被人民爱戴。

族长也曾经梦想成为一个诗人,但只恨自己没在娘肚子生的好,没那个天赋,只能修仙之余,作诗颂词,泼墨挥毫,趋文附雅间倒也在聚宝镇小有文气。

正因为喜欢诗,他对当今皇帝李隆基也是敬畏有加。佩服有余,只要是李隆基的诗,他都会吟诵。

同时,他还佩服李隆基的书法和曲。

书法上,李隆基造诣很深,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丰润浑茂,是典型的唐风佳作。

曲,李隆基一曲《霓裳羽衣曲》脍炙人口,令无数fēng_liú才子自愧不如。

李隆基,皇上,试问,这样英明且多才多艺的皇帝,古今有几人!

佩服、佩服,他陶醉其中,崇拜之中,感叹开元盛世的繁华,感叹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这样的盛世古今又有几回!

但是,乐极生悲……

吟唱之后,他悠然想到了现在的三大家族各自为政,心怀鬼胎,尤其是慕容家族,借着族中英雄辈出,对另两大家族进行白色恐怖式的统治,以至于像昨晚那种令人发指的事时常发生。

昨晚为了那对夫妇,为了那两个孩子,他整夜奔波救助,到现在疲惫不堪。

不由得,他心情不好了起来,看来大唐也并非表面的繁荣稳定,背后的黑暗和腐败也在与时俱进。

“慕容家,慕容家族,我们同为李氏子孙,同为英明的皇上效力,相煎何太急啊!”


状态提示: 第39章:血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