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寻墓源记》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寻墓源记 () >> 序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208132/

序(1/4)

他生来就有些怪,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优秀,相反,他是一个聪明和有上进心的孩子。但是人生这种东西,不会因为他聪明,就会给他过多的眷顾,也不会因为他有上进心,就把他捧在手心里,相反,他的人生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平平淡淡的没的一点的波澜,而是充满诡异。

自他出生起,就给位于江苏省兴化的,这个贫寒的家庭增添许多喜悦,他的老父亲几乎就用颤抖的生满了老茧的双手,在抚摸着婴儿的额头时,咧着干裂出不知道裂出多少口子的嘴唇,傻笑着喃喃自语地说:

吴家有后了,终于还是生了一个中用的了,以后光耀门楣,就指望你了。

你这个孩子就叫吴鼎元。

当然光是听这憨厚老实的老农民说出的这一番话,就可以知道在他的心里面,一个男丁,在他思想观念里,是多么的重要,似乎这就寓意着血脉的传承,所以就是连名字,他都想的妥妥的,是什么鼎元的了。

而这鼎元二字,却是有着另一层深意的,所谓鼎元,其即状元是也。

愿景很丰满,但是现实却是很骨感,愿景与现实,仿佛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当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愿景最大限度的放大,甚至放大无限大的时候,往往在遇到现实后却化为泡影。

就在这个叫做吴鼎元的孩子五六岁大小的时候,每到了半夜时分总是会哇哇啼哭。

对于江苏兴化的,普通农家的一直盼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儿子的老农民来说,这无异于是一场晴天霹雳。

为了生这个孩子,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年纪仅有四十多年的,满脸上却早就布满了皱纹,不细细地瞅,到仿佛有五六十岁年纪相仿老人模样的青壮每每还是一笑置之,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就像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任何人也不能阻挡他为了传宗接代,而努力一样似的。传宗接代就应该是他这一生为了自己坚守的老吴家,做的最为正确的事。

有家他不敢回,在外漂泊又失去了生活的根本——没有什么钞票在口袋里,于是他的选择和遭遇不难想象,他带着一家四口常常流浪在江苏兴化周边几个县城的大街小巷,或以拾荒为生,或以向路人乞讨过活。拾荒还好些,但是就乞讨来说,就有些难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带着婆姨和两个浑身脏兮兮的十、八年岁不等的两个丫头坐在人流接踵而至,仿若潮水涌动一般的街道上,多数路人都投之以怀疑的目光,甚至又有少数路人投来白眼。

当时这个为了老吴家传宗接代事业,可以抛头洒热血的,叫做吴永的汉子,具体在想什么,是不得而知的,他浑身蓝布尼子衣裳补满补丁蓬头垢面盘腿坐在一家叫兰州拉面小面馆对面街道上一个下水井的边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锈迹斑斑大铁桶上支着的沸水铁锅中升腾的白雾发呆,身前的破草席子上却仅仅有几枚,一分钱的,一毛钱的硬币。

而坐在他旁边的,浑身虽然不是太脏,看上去整洁,但是衣裳却异常的简朴,整件补满了花花绿绿补丁的衣裳早就洗的发白了的,正看着铁锅中翻滚汤水里浮沉着面条的,耸动着喉结,大口大口吞咽着口水的,正是这一心生男娃吴永的妻子。

说起他的妻子,事实上又引出一段插曲:

别看现在这个汉子落魄,但是吴永的祖上,却是出过了不起的大官的呢。最光辉的时代,就属明朝的吴家好儿郎考中状元郎,最后官至内阁大学士的主儿了。

有了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主儿,这吴家还真就在兴化本地一时风光无两,别说豁大的庭院楼阁,就是府邸中,来来往往穿梭伺候主人的仆人,莺莺燕燕,红红绿绿的却也不胜数。

自明朝,吴家在兴化本地那就是家大业大,儿孙满堂,但是吴家家业虽大,但是终究难抵不肖子孙的祸害,自从有了先祖的家业,个个地就忘了本,不是逗狗遛鸟,就是逛窑子,行那肖小之事,从而这江苏兴化吴家,一朝便就不如一朝了。

到了清朝末年,吴家若大的家业到也被这众多不肖子孙,瓜分得一干二净了,纵然如此,个个子孙后生过得依然滋润,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好吗?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可这吴家有了钱财,这不争气的传承,却真在这些后生子孙身上体现得彻底。

英国人的船坚利炮,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在中国沿海呜呜地开着铁甲舰,轰隆轰隆地炸出那么几声响炮,然后就迫使清政府彻底地妥协了。

数不清的鸦片,就像是潮水一般涌入到中国。江苏兴化,在当时这座中国小城,人们趋之若鹜地把鸦片当做新鲜玩意,鸦片馆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随着鸦片的流入而营业。

尤其这吴家的不肖子孙,更是将鸦片当做了延年益寿,福禄无双极尽享受的好玩意,就在几个狐朋狗友的撺掇之下,半推半就地就和不着调的狐朋狗友们,三五成群地进入鸦片馆,开始极乐世界的体验生活。

就在他们吞云吞雾的过程中,历史的洪流却在涤荡着中国这一片满目疮痍的大地,随着洪秀全带领教徒在广西金田起义,迅速占领南方的大片土地之后,这因为吸食了鸦片,个个变得形如枯槁的吴家子孙们,却也变换了人生轨迹,或随着太平军衰败死在了战场上,或家财散尽、妻离子散后奔走他乡没了音讯。

而吴家的故事,却像是淹没在


状态提示: 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