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带着憨夫去种田》

千千看书网(77kshu.top)

首页 >> 带着憨夫去种田 () >> 第101章 因材施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kshu.top/82925/

第101章 因材施教(1/3)

“这上学堂还分时段啊?”

壹品堂店外张贴了一个布告。

愿意去学堂的,就按三个阶段去。

七岁以下的,逢单由各家长送到山上学习;七岁到十岁的逢双到学堂;而年龄大的孩子,大都是想学几个字,能算帐,娇娘每天酉时到学堂来学一个时辰,重点就是教导的营生和算帐等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一是谭先生忙不过来,就算是请先生也来不及了!”娇娘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二来呢,也是一个观察,看这些孩子和家长能不能坚持下来,还有,那些年龄大的孩子要是不怕吃苦能天天坚持上学堂,日后一定有所出息!”娇娘还和谭生商量了一下,等过两个月进行一次询问和考核,对那些确实有天分又努力上进的孩子再单独分批教导,毕竟,开了学堂就要负责任,不能误人子弟。

“少奶奶说得极是!”看似复杂的问题,娇娘一句话就能解决,虽然自己劳累了些,但谭生点头赞许。

“先生可有相熟的夫子,可邀请过来与你搭把手?”请先生是早晚的事儿,与其找一个陌生的,还不如请一个谭生合得来的人。

最后谭生写信邀请了一个叫康源的落魄秀才,康先生最先对谭生在信上所说之事持怀疑态度,来了一看也是惊讶万分,真不敢相信这些主意出自一个女人之手。

“说起来,少奶奶写的字那才叫一个好!”谭生犹记当初她洋洋洒洒的那两封书信:“这儿的房子,作坊铺子什么的,都是我看着发展起来的,康兄,来这儿是你最明智的选择,这位少奶奶,无形之中总会做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其实连娇娘自己都没有想到,因为学堂先生和课桌有限,自己一不小心就开创了夜校和技校二合一的新式办学模式。

“姐,昌州全聚缘酒楼又催酒了!”徐渭一进门就朝娇娘大声喊道。

“就你这德性,猫儿爷俩也就只能酿这么多,再催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吗?”娇娘瞪了他一眼“别人一催,你就自乱阵脚?”还是昌州的生意好做,这酒在各县城的销量加起来还抵不过昌州的五分之一。

“姐,别逗我了,我知道你地窖里还有好酒,就不能一起卖了?”全聚缘酒楼是昌州最好的酒楼,也是那些有钱人家爱消遣的地儿,最早去推销烧酒坊时还被掌柜给轰了出来。幸好当时听了姐姐的建议。第二天悄悄的塞了二两银子给店小二,告诉他说自己家有喜事,请当天消费的客人喝一杯家里喜酒。那店小二最初还不干,经不住徐渭的软硬泡磨,并许诺事成之后一定会重酬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店小二到底还是偷偷的同意了。

每一桌都倒了几杯,一圈下来用掉了五瓶酒,把个小林子心疼的直捶胸口。徐渭当时也心疼,不过想着姐姐说过的话,你要舍得宝来宝调宝,这酒让客人接受了就是钱,否则装在酒瓶里永远只是酒。结果,不到半刻钟,店小二跑来找上了自己,说客人只要喝那酒后直骂掌柜卖假酒。弄明白原由后,掌柜将店小二狠狠的骂了一通,要求他必须找到生事人并买回二十瓶酒,否则就卷铺盖走人。从那以后,店小二和徐渭关系好得可以同穿一条裤子,自然,掌柜也升了店小二的值,只让他当酒倌,工钱比店小二多了好几倍。这不,又捎住来催酒了,说是准备端午佳节的。

“有你这么笨的!”娇娘被徐渭气笑了:“谁家还不有点压箱底的财产,地窖里的酒你就别惦记了,趁早死了那份心!”

“姐,我不管,我只认钱不认人的!”徐渭耍赖道:“你给我的工钱就是只认销售额提成,不认姐弟关系的!”

“你这半年从我手中结算的工钱不说两千也有一千五了吧,你也不去问问,哪家的帮工掌柜工钱能这么高,还不足知啊!”徐渭是营销人才,放在现代任何一家公司一定是销冠的量,按照自己的指点他将烧酒坊这一品牌酒打响了昌州的各家酒楼商行,同时也让这酒的名字传遍了有钱人家的圈子。娇娘知道他惦记自己的好酒,甩了一个冷脸。

“姐,那你说说,这那酒是准备自用还是卖啊?”徐渭搬了一张凳子坐在了娇娘的下首,死乞百奈“姐,要不,也给我拿去卖了,咱就卖二十八两银子一瓶如何?”

“就你这价格,早晚把我给卖了!”娇娘白了徐渭一眼:“至于我这酒的用途,听好了,就两个字!”

“啥?”徐渭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凑了上前问道。

“保密!”娇娘咯咯一笑径直回了里屋,留下一个徐渭傻愣了半晌。

地窖里有好酒徐渭是知道的,猫儿酿酒自评分,镇上粮油铺子侯家卖的酒都是五分以下的,用猫儿的话说,那是自己的失败品。而送到昌州去卖的瓶装酒都是评分六到八分的。真正的好酒,是姐地窖里一罐又一罐存封的酒,猫儿骄傲的说,那才是真正的酒。这真正的酒的用途姐居然说是保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谭生对康源道:“康兄,别看这韩风年纪小又是个女娃,倒不失灵气,咱们只需要一视同仁即可,无所谓男女有别!”对所有的孩子谭生都倾囊相授无所谓保密,他负责教最小的和夜校里的孩子,而康生主要负责七到十岁的。之所以这样教,是只为少奶奶说小孩子是启蒙,大孩子侧重于实用技术,让自己教更有经验。而七到十岁正是求学的黄金时段,让有功名的秀才来求也算是符合康生的脾性


状态提示: 第101章 因材施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